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

【想法分享】『創作的初衷(心理準備)』之我見


  我在創作一個作品時,不管是寫作、影音,會盡可能地拿給不同領域、不同生活圈的人們鑑賞,跟他們討教一番。不論是哪一類的創作者,如果也有這樣的做法,我想都會有跟我一樣的想法:每個人看到的作品的價值、著重的區塊都不一樣,獲得的評價也不盡相同,那我要如何去確認評論的方向是不是我要的呢?

  當然,我今天想談的不是評論方式本身,我也不會去談『批評』。

  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也有上述的疑惑跟想法,那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答案。

  我的答案總結而言有兩點:
  1、心中的那條康莊大道要明確
  2、將大道越建越寬,不斷嘗試


  首先,關於『康莊大道』這點,在創作時,我們每個創作者都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

  我們都知道,這點並不容易。

  我想要雄偉的、莊重的、史詩般的作品?還是玲瓏的、小巧的、精細的?是探索心靈、隱晦的?是顯淺、探索世俗的?是商業性質為重的作品?是只要自己滿足、踏實的作品?或者,是以上各種素質都擁有的作品?

  作品的性質無限寬廣,要循著前人留下的足跡再往前邁步,還是披荊斬棘、開荒拓土另闢道路?這都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。

  在《拉麵王》這部漫畫中,主角藤本擁有高超的拉麵製作手腕,也很有創意。但當他得到開店的資金時,卻遲遲沒有開店,他的對手芹澤透過拉麵的比試,告訴他:「你缺少的就是『想要做的拉麵』!沒有想法的你,當然開不成店!」

  這段話十分有道理,即便我們孜孜不倦,每天磨練自己創作的技巧,沒有一個『想要去完成、實踐』的目標,那這些技藝不過是工具罷了。如果今天是在談職場、工作,那技藝很好、很有用,然而今天談的是創作,如果沒有想去實踐、嘗試的作品,再高明的技巧,再淵博的知識,都無法派上用場。

  拿我自己來說,我希望創作的是『讀起來有趣,又不乏深度思考的小說』,當我心中有這個目標,我不會偏離自己的想要的東西,同時也能不感到氣餒,對於別人的批評指教坦率接受,篩選適合自己的評論之後並想辦法改進。

  我會一輩子都在想辦法創作這樣的小說,可能我最後都無法達到這個目標,但此生也能明白的訴說出自己在追求的事物,我覺得這樣是很可貴的。

  在明白自己心中的大道之後,要建設的就是『謙虛』和『讚賞』,在別人對作品指教時,能謙虛地去處理評論,同時能讚賞其他創作者,看到對方的優點。

  更重要的是,回歸到一開始的問題。當我們擁有一條康莊大道時,我們便能清楚地篩選出能幫助自己的前進的評論,或是姑且用不到的評論。這樣說可能一時之間讓你覺得『嘿,挑選評論?不就是阿Q勝利法嗎?』我的意思並非如此。

  比如,一名為了生活汲汲營營的上班族,給我們的評論是『這並沒有商業性,不能賣錢!』,或是一名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所下的評論為『角色間沒有情愫,與現實情況相差太多了』、『描寫的太過黑暗,沒有意義!』等等,這種方向性的評論,我們就能以自己的康莊大道,拿捏對方給的評論對自己有沒有幫助。

  至於技巧性的東西,牽扯到文體、刻意營造的部份,這就得看自己的所需和必要性了。在這方面而言,我建議『反省自己』為主。

  例如說,在這段文章中,我刻意不去描寫主角的長相、外在條件,是為了營造『不定義他的氛圍』。而朋友給的評語是『描寫過少,無法建構出角色』。這個時候,我不會回他『這是刻意的,你沒看懂。』而應該是去好好想想,為什麼我的寫法,讓他沒有感受到我這樣不描寫主角是刻意的?

  我想,這樣有助於康莊大道的建立,能夠自省,也能越走越遠。

  再來,這條康莊大道,除了要明確,我認為也應該要『越建越寬』,而不是越來越窄。

  拿『我想創作刻劃人性黑暗的作品』而言,影音來說,我們不該只侷限於劇情片,紀錄片、記錄觀點、廣告、連續劇等等,都可以去嘗試。寫作來說,自然就是各種題材、文體都可以去創新。
  
  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,不但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,而且更有意義。──蕭伯納

  在確定這條大道後,不要害怕去修築它,將它擴大,甚至去發展成整座都市。千萬別恐懼於拆解心中的原則和大道,有許許多多東西,都在拆拆解解、再構築的過程中顯現。


  
  也許,我現在並不是一位成功的作家、創作者,又也許,我之後也不會更加成長。

  但是,成功、成長之類的東西,也是別人定義的吧?

  以上所訴說想法,是一直以來扶持我創作的根基,我會走在我的康莊大道上,緩慢向前,並且樂此不疲。不管我以後是否做這一行,不管我的人生道路上會有什麼轉折,這根基都會跟著我往前進,使我不會停止創作。

  我真心覺得,創作,真的挺好的。獻給也在創作的大家,希望我們在任何環境下,當心中閃過一絲靈感、情感時,能用雙手用各種形式去創作出來,並且一生都能毫不後悔地去追尋一條康莊大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